師父甘露法語--搭配的畫作是小女孩Akiane(11~12歲)時的作品
修行的人愈修愈變平常,沒有人知道我們在修行才好。
找自己內邊就好了!不要講話那麼多、不要聽那麼多,都是魔講的。
佛跟魔最大的分別就是──佛都是給,魔都是拿;佔有別人的時間、空間,都是魔的品質。
不要互相讚歎、下毒,讓別人等級墮落,這樣是造業障。
開悟的人做事沒有我執、很自然,所以我們靠近他才很舒服、沒有壓力。我們做事為了要表演,所以才出問題。
我們氣氛雖然是無形,不過修行的人,智慧眼會看到,他們智慧可以感覺得到,所以我們騙不了誰。
我們修行是為了自己,不是為了要別人尊重。
如果我們執著某些成就,我們就不能再發展!
真正的愛心是人家做壞事,我們應該警告他,要想辦法讓他開悟,愛心不是人家做什麼好事、什麼壞事,我們都保護他。
我們如果真正的愛一個人,他怎樣弄錯,我們都還一樣愛他,那才表示我們愛心非常大,是真正的愛。
知道我們弄錯還不夠,不再弄錯還不夠;而要弄好,要做更好,才是真正的懺悔。
不是跟人家辯來辯去,或是打仗才算有勇氣,而是我們內邊充滿一種樂觀、肯定的愛力,它勝過否定的力量。
我們每天想要修行、想要解脫,這個比得到境界更重要。
成佛不成佛是靠我們的心、靠我們自信的力量,不是「坐」很久就能成佛。
要躺下打坐也可以,就是心要恆常保持在智慧眼的地方。眼睛閉起來,不過智慧眼不能閉;身體躺下來,靈魂不躺,就沒事。
不是靜靜坐在那邊就好了,心也要乾淨、善良、真正的專心,才可以算「打坐」;不然就是「打錯」。
我們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,而是為了盡我們自己的責任。
工作是為了訓練自己,為了愛心貢獻,為了報答這世界的恩義。
賺錢夠用就好,節省時間修行。
如果我們貪人家財產,等於我們拿人家業障一樣。
我們欠世界很多恩情,即使給人家一點點,只是還債而已,算不上布施。
我們給什麼人一點恩惠,然後執著在那邊的話,也像世界世俗的人做生意一般,不是真正無我貢獻。
寧可傷害自己,也不傷害別人,這是生生世世不可忘記的真理,別的戒律有時忘記還沒關係呀!
修行應該自在,也讓人自在。
要婉轉才是開悟的人,情況怎麼樣我們就怎麼樣,才不會得禪病!
真善美不是學一年就好,不是學二年就夠,上帝的智慧、宇宙的力量永遠學不完。
如果我們想自己很弱小,我們就會變弱小;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很偉大,我們會變成偉大。
我們的心想要什麼目標,我們會得到那個目標。
做什麼事,要快決定、快做,才會得到第一流的獎賞。
不管做什麼事,心很安就知道是對,心不安就不要做。
隨時保持警覺心,做事要獨立、合邏輯,合自己的良心。
任何理想,如果不合邏輯,太複雜,太麻煩、又不利益任何人,那就不用做!
簡單的生活才是長壽的秘法。吃什麼都消化,吃什麼都吸收。太富裕的生活真的不好,因為我們滿足這個欲望時,就生出另外一個欲望;那種物質的快樂從不會令這個世界的任何人滿足。
如果我們所做的事與宇宙原本的計畫不合,就感到懊惱、不愉快,世俗的人常懊惱就是這個原因。師父常會告訴你們原本的計畫,可是你們不聽,而後即使你們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了,最後還是要修改,走回原來的路。
我們要幫助整個世界,即使我們幫不了忙的話,沒關係!我們也收集一些經驗。
為了批評世界及試著指正他人,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如此忙碌、如此精疲力盡。(原文為英文)
我們應該像觀眾,必須有足夠的智慧及開悟來看宇宙的各種遊戲,那就不會受痛苦折磨。
上帝讓我們從錯誤中、從教訓中、從他人的行為中學習。(原文為英文)
全部放下,是最舒服的一種感覺。
Remember God